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存在大大小小几十家汽车合资公司,作为当年“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产物,这些合资公司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合资公司依然不少,但性质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国产汽车厂商逐渐成了技术输出方。
7月26日,大众汽车宣布以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4.99%的股权,并且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在这次交易中,小鹏汽车因为扮演了技术输出者的角色而备受关注。
大众与小鹏合作,是怎么发生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众汽车是全球顶级汽车厂商,也是向新能源转型最积极的厂商之一;小鹏汽车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逐渐站稳了脚跟,但销量规模并不算大,2023年以来月均销量不足一万辆。从表面上看,两家厂商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合作空间。
然而这次合作还是发生了,根据大众汽车的说法,这次交易完成后,双方将根据签订的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推出两款归属于大众品牌的电动B级车,这两款车将面向中国市场,预计将在2026年上市。也就是说,这是两款中国特供车。
中国特供车在市场上并不算少见,不少汽车厂商都曾经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而推出一些专属车辆,但大众即将推出的这两款车特殊之处在于,它们主要的技术来源于小鹏汽车。这听上去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小鹏汽车无论是800V高压快充、电子电气架构,还是造车平台,都有不错的表现,这是大众汽车选择与小鹏汽车合作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中,大众是表现最好的合资品牌,但与主流国产厂商相比却有很大的差距。凭借大众的财力、物力与人力,大众汽车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并不困难,但问题是,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眼下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淘汰赛阶段就已经开始了。没有人怀疑大众的技术实力,但它耗费的时间太长,ID.系列始终无法进入真正的主流市场,因此必须要走一个捷径,那就是通过合作获得现成的技术来源。
这就是大众与小鹏合作的根本原因,小鹏这样的国产新能源厂商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可以很好地扮演技术输出者的角色。小鹏汽车在国内算不上第一梯队,但由于中国市场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新能源市场份额,因此即便是二三线厂商,实际上在全球也是领先的。从技术、规模等各方面来看,小鹏汽车都是大众的理想合作伙伴。
各取所需,合作将会带来什么?
根据部分媒体的报道,大众与小鹏汽车的接触,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了。2023年以来,小鹏汽车的月销量始终未突破一万辆,但这并不影响大众与小鹏的合作,这说明双方都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待这次合作,合作带来的好处也是可以遇见的。
对小鹏汽车来说,双方合作的效果立竿见影。消息一经公布,小鹏汽车股票应声大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小鹏汽车销量始终在万辆以下徘徊,与理想的差距越来越大,有逐渐掉队的迹象,大众入股之后,“小鹏撑不下去”的议论瞬间消失,小鹏汽车的品牌形象大幅提升。除此之外,通过这次合作,小鹏汽车还能从大众那里学到车型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大众同样如此,它其实并不在乎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要的就是快速扩大产品阵容,加快新车上市速度。如果仅凭大众自身力量,短期内可能很难形成突破。4月份大众汽车高层参观完上海车展后,意识到大众在软件领域与国产汽车的巨大差距,不久就宣布对旗下的软件部门CARIAD进行5000人的大裁员,证明大众目前还不能实现面面俱到,它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取舍。
与小鹏汽车合作,大众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智能车机、辅助驾驶等方面的短板,新车虽然是2026年上市,但大众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却可以从小鹏汽车那里学到不少东西,这对大众自己的ID.系列车型也是一种促进。
大众接下来会怎么做?
大众与小鹏汽车的这次合作,是国产新能源厂商迅速崛起的又一例证。事实上,就在公布与小鹏合作消息的同时,大众汽车同时还公布了另一则消息,那就是旗下奥迪品牌将与上汽集团进行技术合作,双方合作的基础也是国产厂商掌握的各种核心技术。除此之外,丰田汽车也与比亚迪成立了合资公司,目前在售的丰田bZ3,就采用了来自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这些案例足以证明,国产厂商逐渐掌握了新能源市场的主导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优势只是暂时的,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只是大众庞大计划中的一部分,大众汽车的主要精力还是靠自己努力去实现技术突破,双方的合作将会长期存在,大众汽车的技术研发脚步也不会停止。一家大型的汽车巨头,完全靠国产厂商来进行技术支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结束语:大众与小鹏各取所需,这就是这起合作的本质。大众新能源一时受挫,但不代表不行;国产厂商暂时领先,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一个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市场,才是健康、成熟的市场。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