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是上海书展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一场由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活在当下的诗魂:汪涌豪旧体诗创作分享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世纪活动区展开。
活动现场
《巢云楼诗钞》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涌豪携手上海觉群诗社社长胡中行,就旧体诗的创作尤其是在旧体诗创作中的语言文字运用与现场读者进行交流。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张阳出席本次活动。
【资料图】
《巢云楼诗钞》为汪涌豪的个人首部诗集,共十二卷1402首,内分五七古、五七律和五七绝三部分。作者纯熟地驾驭各种诗体,既用以写景状物,又兼以言志抒情,且所吟咏不限于国内,海外所得占二分之一,被称“一个人的寰球地理诗学”。讲座开始,汪涌豪便谈到旧体诗回潮的现象,由此谈及了自己的创作缘起以及创作特点该书一经出版,即获得业内专家、媒体和广大读者好评。
诗歌既是个人的也是大众的
汪涌豪认为,语言是人的家园,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写诗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为诗歌是语言献给灵魂的礼物,特别能够直指人心,它的目的是在感动自己。写诗不是为了颂扬,不是为了赞美,恰恰是经常发现丑陋。”
汪涌豪提到,人最深刻的感情经常是和诗联系在一起的。人性中比较阴暗的、隐晦的、难以言明的以及不能直说的东西,通过诗歌表达出来,所以诗是非常个人的事情。但凡人有最深刻的感情,很难言说的时候都会想到诗,诗也很对得起你,因为它写出个人的东西。每个人心里面都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些地方其实特别需要太阳照到,而现实生活当中你也不敢让太阳照到这个地方,你也不敢告诉别人你心里面有这种痛苦喜怒哀乐,这个时候诗歌是你最好的朋友,它可以带你发声。
带着镣铐跳舞 1402次的语言冒险
汪涌豪在提到《巢云楼诗钞》所运用的语言特点时表示,这本诗集中的1402首诗保持了比较纯粹的汉语的传统。他认为,用新潮的语言来写,那就不是旧体诗,既然选择旧体诗,就要“甘愿受格律声韵的束缚——带着镣铐跳舞”。这才显出语言冒险当中作者的水平,否则就不要写旧体诗。他表示,我们对传统文化都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如果真是喜欢的话,分出一点时间,少逛几条街,少搓几次麻将,少喝几杯酒,多看一些唐诗宋词,那么我们才能具备真正的理解古诗,乃至于写旧诗的一种素质。
胡中行在发言中肯定了《巢云楼诗钞》在当代诗歌诗词创作界的深刻意义。“天赋、功底、阅历和真性情构成了这本书的特点。”他认为,这本书回答了旧体诗在当今到底应该怎么写,现代人写旧体诗如何区别古人,旧体诗体裁如何描写国外等问题。
在讲座的最后,汪涌豪谈到一切美好的东西很快就会消失,能留住的很少,而语言能够帮助我们留住自己想留住的东西。同时,希望大家每天读一点诗,这是对人生很好的滋养。
现场签售
(本文图片由团结出版社提供)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